贺兰县稻蟹共生模式推广至30万亩,亩均收益突破2万元,农业发展新篇章

银川新闻网 阅读:1 2025-09-03 17:16:33 评论:0
贺兰县稻蟹共生模式推广至30万亩,亩均收益突破2万元,农业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其中宁夏贺兰县推出的“稻蟹共生”模式,以其高效益、低污染、可持续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今,这一模式已推广至30万亩,亩均收益超过2万元,为我国农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贺兰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贺兰县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贺兰县成功研发了“稻蟹共生”模式,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稻蟹共生”模式是指将稻田与螃蟹养殖相结合,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稻田为螃蟹提供栖息地,螃蟹则帮助稻田除虫、松土,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螃蟹排泄的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养分,实现水稻与螃蟹的双赢。

贺兰县“稻蟹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贺兰县政府将“稻蟹共生”模式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在政府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一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目前,贺兰县“稻蟹共生”模式已推广至30万亩,覆盖了全县大部分稻田。据统计,采用“稻蟹共生”模式的稻田,亩均收益超过2万元,是传统水稻种植收益的数倍。这一成果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稻蟹共生”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将水稻与螃蟹养殖相结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2. 提高了土壤肥力。螃蟹排泄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3. 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由于螃蟹具有捕食害虫、松土等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4. 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采用“稻蟹共生”模式生产的水稻和螃蟹,品质优良,市场需求旺盛,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贺兰县“稻蟹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银川热点信息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银川新闻网,银川热点新闻,银川今日新闻,银川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