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委召开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规划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2025年4月24日,银川市召开葡萄酒产业诉求协调会,这是继第三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提升推进大会后的又一关键行动。会议以跨部门协同机制为核心,直击产业痛点,释放出市委以“硬举措”推动葡萄酒全产业链迈向百亿产值的强烈信号。
政企同心:从政策到落地的“无缝衔接”

银川市委创新建立市级领导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包抓工作机制”,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通过《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明确“种植—酿造—文旅—营销”全链条发展路径,并首次将空间布局细化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产业用地、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提供“导航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银川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27.3万亩,相当于1.8万个标准足球场;建成酒庄81家,其中10家获评2A级以上旅游景区,形成“紫色产业”与“绿色生态”的双向赋能。
数字化赋能:智慧酒庄开启“酿造革命”
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破局。银川市正加速优化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智慧酒庄建设与酿造设备升级。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葡萄成熟度,将传统“看天吃饭”变为“数据种葡萄”;数字化发酵控制系统则像“智能厨师”般精准调节温度与时间,提升酒品稳定性。

文旅融合:从酒庄到世界的“紫色名片”
银川市委深挖“葡萄酒+文旅”潜力,以项目为抓手提升国际影响力。2025年,张骞葡萄郡、图兰朵葡萄酒小镇二期等重大项目将陆续落地,同时谋划承办第32届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这一被誉为“酒界奥斯卡”的盛会,有望吸引全球目光聚焦贺兰山东麓。

百亿目标:全产业链的“乘法效应”
从种植到文旅,银川市委正通过“三链协同”(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释放乘数效应。以27.3万亩种植基地为基石,每增加1万亩葡萄园,可带动约2000人就业;而高端酒庄旅游的客单价可达普通景区的3倍以上。若将现有资源高效整合,百亿产值目标如同“拼齐最后一块拼图”。

结语
银川市委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将葡萄酒产业从地方特色升级为世界级标杆。从政策协同到技术赋能,从品牌出海到文旅引流,每一步都精准踩在高质量发展的节奏上。当贺兰山东麓的葡萄藤攀向更高处,这片土地正酝酿着一场“紫色风暴”。